2025「學甲上白礁」神轎陣頭長達6公里  逾百家宮廟參與

自清代以來,每年農曆3月舉行的「學甲上白礁」即是學甲十三庄之重要民俗儀式,現為國定民俗,今年謁祖遶境時間提早,上午8點由開路先鋒集和宮蜈蚣陣帶頭出發,神轎陣頭、藝閣跟著遶境,更因陣容達6公里長,壓軸宮保生二大帝神轎直到中午12點半才起轎出廟,沿途信徒不僅設案頂禮,更膜拜鑽轎底,遶境最後在頭前寮將軍溪畔白礁亭遙祭大陸祖宮。

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威靈遠播,信仰傳往香港、菲律賓等地,學甲上白礁儀程複雜多元並富含在地文化特色,有儀式性的宮內祭典、白礁亭謁祖祭典,傳統出香及入廟儀式的法師接香、將軍溪畔「大道公埔」的請水請火請香、廟埕過火淨穢等等儀式,刈香繞巡十三庄並過堡,香陣中穿插自組藝閣、文武陣頭,更有報馬牛、報兵、蜈蚣陣、道士淨案等開路者,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傳統樣貌。

而今年更有逾百家宮廟參加,超過300個陣頭、真人藝閣、文武陣,藝閣近40組,特色陣頭包括興太宮五虎平西、宅港十二婆姐陣、慈福宮高蹺陣、鎮安宮軟身福德正神、慈濟宮採茶舞與漢聲軒北管,輦宮有26座,特色藝閣文武陣出現上白礁的遶境隊伍,全台唯一人力扛抬龍頭鳳尾蜈蚣陣等,吸引大量民眾參與。

2025「學甲上白礁」的神轎陣頭、藝閣充滿特色。(取材自學甲慈濟宮FB)

2025「學甲上白礁」的神轎陣頭、藝閣充滿特色。(取材自學甲慈濟宮FB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