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神爺有文有武有家神 依行業需求供奉

漫談財神

在人的一生之中,想要追求的東西有很多,而常聽聞說:「有錢並非萬能,但沒錢萬萬不能。」財神爺因此成為相當受歡迎的神祇,打工仔祈求工作順利,經商人士祈求生意興隆等,畢竟有錢時才能讓生活中有一定的自由度,財富自由之後,生活也能夠更為富足愉悅,而常聽聞的財神爺有哪些呢?

掌管金錢與財富的神明,在道教、佛教等不同宗教中都存在,還有財神護法等,在大陸、港澳、臺灣、東南亞等地民間都廣泛尊崇著財神,而也會依據不同地區、行業,信奉不同的財神。

在道教中,財神通常分為「文財神」與「武財神」兩類,依照工作屬性,「文財神」多為農夫、文職人員等信奉,而需要外出經商的人,則多半供奉「武財神。在「文財神」的範疇中,知名的有比干、陶朱公范蠡等,而「武財神」知名的則是玄壇真君趙公明、關聖帝君關公。

民間認為「正財神」是被官方封賜或有道號的財神,也稱「主財神」,在民間普影響力大,可以觀察到正財神多是道德品格的化身,正因民間有著悠久的財神信仰淵源,各種不同的財神也因應歷史及地域形成,主要知名的有東、南、西、北、南5大財神,中財神分別是中斌財神王亥(中),文財神比干(東)、范蠡(南),武財神關公(西)及趙公明(北)。

也有說法將「文財神」、「武財神」合稱為「正財神」,既有「正財神」,自然也有「偏財神」,一般將五路神視為「偏財神」,人們認為走正路者求「正財神」,而想要有點偏財運的話,自然就會供奉「偏財神」。

而其他經常出現在身邊的神明,也被視為擁有財神的職能,例如被視為家神的「灶君」,此外,因為華人普遍認為「有土斯有財」,因此土地公也被認為是能夠帶來財富的神明。

東路財神比干、南路財神柴王爺、西路財神關公、北路財神趙公明、中路財神王亥在民間被視為5大財神,也稱為「大五路財神」。(取材自百度百科)

東路財神比干、南路財神柴王爺、西路財神關公、北路財神趙公明、中路財神王亥在民間被視為5大財神,也稱為「大五路財神」。(取材自百度百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