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每年舉行的元宵遶境起駕活動,至今已有超過400百年歷史,由於媽祖正尊平時皆供奉於宮中,只有元宵節迎請出廟遶境,讓元宵媽祖遶境成為新港地區最重要的宗教慶典,鄉民決議後更將元宵節訂為地方文化日,這項活動也是嘉義縣的無形文化資產。
新港奉天宮元宵遶境起駕的活動源於奉天宮信徒組織「媽祖會」,原本地主是媽祖會會長,而佃農是會員,透過每年媽祖會過爐時,地主宴請佃農,並商議隔明年租佃方式,在「公地放領」、「耕者有其田」政策後,奉天宮統一管理媽祖會。
而元宵遶境活動的流程分為貼香條、號炮、通疏、點戲、媽祖出巡陣頭、入廟安座等,貼香條是指長條形黃紙上書有「新港奉天宮天上聖母遶境平安」的字樣,直貼的香條代表媽祖在此休息,斜貼條則是神轎前進的方向。
在貼完香條後會放號砲,告知遶境團體集合,第3響砲鳴放後,媽祖即將出廟,而,號砲後恭讀「出巡文疏」告知境內眾神,並將疏文焚化於香爐內,才開始媽祖出廟遶境的活動,新港奉天宮的信仰圈涵蓋境內66庄,走遍新港大街小巷後,凌晨時分媽祖才會回到宮前安座,所有參與的神轎會在廟口來回「犁轎」,展現對媽祖的最高敬意,原本的三進三退禮,在新港可能來回10多趟。掀起新港媽祖遶境的最高潮,而「祈禳文疏」會在媽祖回宮安座時讀唸,除了「安座」之外,也會祈求全境平安。 1年1度的元宵遶境是新港地區重要的民俗活動,不僅承載著新港的歷史,更是許多新港人長年來的記憶,每年此時更能展現出在地濃厚的凝聚力。

新港奉天宮媽祖元宵遶境起駕活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。(取材自新港奉天宮網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