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崁樓魁星爺神像修復 恢復往日神采

國定古蹟赤崁樓進行分階段進行修復工程,第一階段文昌閣於113年完成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於古蹟修復期間,同步為供奉於文昌閣二樓的魁星爺神像,進行調查、檢測及修復計畫,歷時2年完成後,日前以道教信仰儀程進行安座儀式,祈以持續護佑考生,擔任赤崁樓文化觀光的守護神。

荷蘭佔臺時期名為「普羅民遮城」的赤崁樓,建築為3座略為方形的台座相接而成,每個台座之上皆建有西洋式樓房,城牆以糖水、糯米汁攪拌蚵殼灰作為接合料,以紅磚石為主要建材疊砌而成,堅如磐石,經歷300多年仍可見厚牆及拱圈遺構。

赤崁樓所供奉之魁星,高約120公分,經檢視神像、鰲魚、底座為整塊木頭一體雕刻而成,為數量稀少之大尺寸神像。魁星爺神像長久以來置於室內空間供奉、焚香祭拜,神像本身產生粉塵髒汙與漆層剝離等表層劣化狀況,修修復計畫包含清潔、加固、填補、全色等修護作業,使恢復神像往日光彩。

臺南赤崁樓的魁星爺神像是數量稀少之大尺寸神像。(取材自臺南市政府網站)

臺南赤崁樓的魁星爺神像是數量稀少之大尺寸神像。(取材自臺南市政府網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