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張天師 嗣漢天師府世代傳承

位於江西省鷹潭貴溪市的嗣漢天師府,是歷代張天師的起居和祈神之所,也是道教正一派、龍虎宗的祖庭。

據傳天師府自北宋年間建於龍虎山腳下,至今已有900餘年歷史,明朝年間重建,清朝遭焚,現存之建築多為重建,更是大陸的道教重點宮觀。

道教是由東漢張道陵創始,後世稱張陵為「天師」或「祖天師」,其子張衡為「嗣師」,其孫張魯為「系師」,被尊稱為「三師」,而在道教派門中,只有張道陵一脈堅守將職位傳授給親族,若上代天師無子嗣,則過繼血緣最近的侄輩承襲,而張天師的傳承中還需要有鑑定天師世代的信物。

而自第4代天師移居江西龍虎山,民國38年,國民政府來台時,第63代天師也隨之來台,將道統帶至臺灣,目前在臺灣的第65代天師張意則亦依天師府內傳祖制及傳統道教儀程規範,在臺北市的「鄭成功廟」正式陞座襲職。

而在與嗣漢天師府有著密切交流的「陽明仙府狐仙堂」,也在臺灣傳承延續著道教中極為重要的狐仙信仰。

嗣漢天師府是道教聖地。(取材自百度百科)

嗣漢天師府是道教聖地。(取材自百度百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