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傳在明朝末年,在南鯤鯓沙汕上捕魚的數十名漁民,突然聽到從海上飄來一陣樂聲,並出現一艘大帆船駛進南鯤鯓灣,隔日一早,漁民又回到港口查探,發現一艘破舊的小船停在岸邊,但裡面載有6尊神像,寫著:「大王李府千歲、二王池府千歲、三王吳府千歲、四王朱府千歲、五王范府千歲、中軍府」,並有神木和「代天巡狩」的旗幟,
此後,漁民供奉神像,只要出海捕魚必能滿載而歸,也因此神威遠播,隨著信眾增加,開始想要尋地建廟。在南鯤鯓代天府的發展史上,依建廟過程可以分為1662年起至1817年的草創期,1817年起至1923年的槺榔山開創期,以及1923年起迄今至今的槺榔山擴建期,相傳於明朝永曆16年(1662年)創建落成,並稱為「南鯤鯓廟」、「開基廟」,廟址風水為「浮水金獅活穴」,後因南鯤鯓沙汕遭沖毀,信眾重建時選於北門的槺榔山建廟,風水上則為「虎穴」。
移至槺榔山重建的廟宇後於日本時期又增築五王堤,保護基址,最後於自大正12年(1923年)開工,昭和12年(1937年)完工,廟中設置中軍府、城隍衙、天公壇、娘媽宮及增建左右兩廂等,民國39年(1950年)重修,民國60年(1972年)又增築廟前的頭門拜亭、萬善走廊、香客大樓及四周的園林建築等,民國72年(1983年)所增建的牌樓山門更成為南鯤鯓代天府的代表門面。
南鯤鯓代天府的牌樓山門雄偉壯觀。(取材自南鯤鯓代天府官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