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臺南市後壁區的泰安宮主祀天上聖母,也被稱做「茄苳媽」,與相隔不遠的主祀岳武穆王的旌忠廟同為下茄苳庄廟,更是清領時期下茄苳堡36庄總廟,信眾遍布臺南市後壁區、白河區、東山區、新營區,甚至到嘉義縣水上鄉、鹿草鄉,可說是地方族群的信仰中心。
泰安宮起源相傳是來自大陸湄洲的早年奉請金身「七寶銅湄洲媽祖」或攜帶媽祖香火袋來臺,找到龍穴寶地後,集資建廟,受到在地居民崇敬,而當地以種植稻作為主要收入來源,因作物常在夜間受到動物吃食,農作受損不堪其擾,並發現是一頭白色駿馬作祟,經向媽祖請示後,指示要立「岳府大元帥」的木牌祭拜,由元帥與結拜兄弟協力收服白馬,並納為「腳力」輔佐神靈,因此創建旌忠廟,主祀岳武穆王,保佑在地。
泰安宮與旌忠廟同為後壁地區的境主首廟,每年農曆每3至4三月舉行的「庄頭繞境巡禮」,更是後壁、白河地區最盛大的宗教盛事,後更發展成為「茄苳媽文化節」,來自全國各地陣頭齊聚,至外地打拚的鄉親、學子也都會返鄉參與,可以看見此地區的信仰發展與強大的凝聚力。
.jpg)
臺南後壁泰安宮的信仰圈相當廣闊。(取材自卅六庄下茄苳泰安宮旌忠廟與五十九庄頭FB)
.jpg)
臺南後壁旌忠廟相傳有300多年歷史。(取材自臺南旅遊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