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祀的蠟燭顏色有意義嗎?

你可曾觀察過廟宇中的蠟燭顏色?印象中,台灣廟宇的神案前多有許多紅色蠟燭,不禁讓人發想,祭祀時蠟燭的顏色有意義嗎?

紅色對於中國人而言,是吉祥、喜氣的代表色,因此中國人在喜慶場合穿著紅色服飾,祭神時也會點燃大紅蠟燭,由於向神明祈求是一種恭敬的儀式,這個儀式希望自己能夠獲得保庇,因此廟宇或自家祭祀,都會選擇紅色的蠟燭。而在祭拜亡者時,屬於哀傷的祭祀,因此在紅色之外,也有可能選擇黃色或白色。

蠟燭的出現,普遍認為最早出現於公元前30世紀的古埃及,古埃及人將蘆葦插在融化的牛脂中製作成為蠟燭,點燃光明,直至中世紀左右,地中海沿岸仍以牛脂和羊脂製作蠟燭。

而來到東方,約莫在南唐時期,南唐烈祖李昪下令以烏桕種子取代動物油脂製作蠟燭,此舉使蠟燭的製作成本下降,得以普及至民間,而烏桕的英文China tallow tree也是由此而來。

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中,也都有蠟燭的出現,例如在教堂中,會看見信眾在與神明說話之前,也是點燃蠟燭,而此時的蠟燭往往是白色的,那是因為東西方文化發展不同,西方普遍認為白色代表純潔,帶著純潔的心靈走進教堂燃燭,向神明祈願,更能上達天聽。

由此可見,點燃蠟燭在東西方都有著光明、與神明接觸的意義,而在顏色方面,也因為文化演進有所不同,在神聖的祈求活動中,也有不少細節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觀察。

蠟燭情境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