鷄籠中元祭源於清朝,當時在基隆屯墾的福建漳州人與泉州安溪人,因為在商業買賣、土地耕種、信仰等諸多事上出現摩擦,因此經常發生械鬥,雙方都死傷慘烈,經過大老出面調解,將死難骸骨合葬建廟祭祀,廟名為「老大公廟」,並協商以字姓輪值和宗親血緣取代祖籍概念,輪流舉辦中元普渡以促進社會和諧。
自清代起至日治時期,鷄籠中元祭典共有主會、主醮、主壇、主普,合稱為「四大柱」共同辦理,並以當地姓氏宗親輪流主普,昭和4年(1929年)並興建了主普壇,最初由基隆港碼頭工會進行祭典,後由慶安宮辦理,之後被公告為基隆市民俗活動,並列為「國際級節慶活動」。
每年活動自農曆6月29日開燈夜、起燈腳開始,至農曆8月1日的關龕門、交接手爐結束,期程長達32天,共有15個儀式流程,以開燈夜、開龕門拉開序幕,接著是最重要的起始科儀「豎燈篙」,為以招引孤魂野鬼前來接受供奉,接著是各姓氏宗親會「送燈獻敬」的儀式,農曆7月12日主普壇點亮萬盞明燈「開燈放彩」,農曆7月13日則進行「迎斗燈」遊行,象徵各姓宗親會如火ㄧ般興旺流傳,農曆7月14日則是集結所有基隆人的「放水燈」遊行,並於八斗子望海巷「施放水燈頭」,招引好兄弟共享普度所,於農曆7月15日中元普度當天,除了以供品祭祀外,當晚還有送孤與跳鍾馗除災厄的儀式,儀式的最後一日農曆8月1日,則是關龕門與交接手爐,象徵活動圓滿結束。
經過歲月洗鍊後,近年的鷄籠中元祭更加入文化創新元素,充滿藝術性,並吸引國際關注,也讓民俗慶典更為雅俗共賞。
近年的鷄籠中元祭更加入文化創新元素,充滿藝術性。(取材自鷄籠中元祭FB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