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二回娘家 「等路」不能忘

漫談過年習俗

正月初二在習俗上是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,這項習俗又是從何而來?當天又有哪些忌諱呢?

關於初二回娘家的由來多半有兩種說法,一是說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四女安慶公主出嫁後過得並不好,在除夕偷跑回皇宮,央求朱元璋讓她留下過年,由於傳統認定女子出嫁從夫,新年也必須留在夫家,她被父親趕回,沒想到初一清早安慶公主又再度入宮,朱元璋命她需先向公婆拜年,初二才可以回宮,也就成為了習俗。另一說是一女子不顧父親反對,嫁給貧窮的丈夫,直到父親去世,母親才忍不住思念,請女兒及女婿回娘家,終能歡慶團圓,也演變成初二回娘家的傳統。

因為過往女兒出嫁就被視為「外人」,也因此回家省親變成客人,新婚夫婦過的第一次正月初二,通常會由舅子或晚輩前去「娶作客」,也就是帶出嫁的女兒回家,因為沒有人帶路,出嫁的女兒不好回家,而女兒、女婿「返外家」作客不能空手,通常會攜帶禮物,俗稱「伴手」或「等路」。

而這天娘家宴請女兒、女婿多會選在中午,更有些地方必須在傍晚之前離去,不能看到晚餐炊煙,以免娘家貧困,意指不能留在娘家吃到底,出嫁的女兒若是在正月初二無法回娘家的話,過往也可以選擇在農曆2月2日,或是將穿過的衣服寄回娘家,因為以往有女兒出嫁連續3年沒回娘家,則之後就不能夠再回家的習俗,因此產生寄送舊衣代替的方式。當然隨著社會變遷,性別逐漸平等,習俗也逐漸轉變,出嫁的女兒隨時能回家見父母,年初二闔家團圓更才是大家的福氣。

在正月初二祭祀方面,有些人認為初二是「頭牙」因此需要祭拜土地公,另外也傳聞初二拜月老特別靈驗,不少單身的人會在這天到廟宇中求好姻緣。

出嫁的女兒正月初二回娘家時可別忘了攜帶禮物。

出嫁的女兒正月初二回娘家時可別忘了攜帶禮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