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臺灣桃園市龜山區樂善里的樂善寺,創建於清乾隆年間,原為「大坪頂大眾廟」,原是為了安息義塚魂魄,由民眾樂捐興建,主祀大眾爺,並位於坪頂牛角坡段水浘小段上。
乾隆59年,先賢張克隆捐地作為義塚及廟產,也奠定樂善寺根基,後人也將其供奉於寺內,道光2年(1822年)時由先民蔡延源募捐發起修建,後亦被供奉於寺內,道光17年(1837年)時,首任廟祝請來安溪縣的觀音菩薩,並更名為「樂善寺」。
光緒年間,義塚有許多未築墳,鄉紳協議放租,並由鄰近農戶耕作,租金做為香油之資,留有「公禁石碑」存證。在明治37年(1904年)臺灣日治時期所所繪的坪頂地圖上可以看到水尾地區表明為墓區,廟稱為「水尾廟」,其後,民國耕者有其田政策讓樂善寺放租之土地遭徵收、放領,並經歷遭龜山鄉公所編為第三公墓,廟產遭掏空,爾後因地方善士召集募捐,信徒踴躍響應,新廟終於民國68年(1979年)落成。
樂善寺現在之建築屬閩南式,整體格局方正,龍虎門有鐘鼓樓,另有前殿、拜亭、正殿、廂房及後殿等,祀奉神明有觀世音菩薩、地藏王菩薩、關聖帝君、玉皇上帝、釋迦牟尼佛、大眾爺公等諸神佛,創寺至今200餘年,從庇護荒塚、照顧佃民,至寺產遭放領、充公,油香斷絕,走過風雨又重新開展建設,延續至今。
樂善寺走過風風雨雨200多年歷史。(取材自樂善寺網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