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縣原稱諸羅縣,參拜綏靖侯嘉邑城隍廟(嘉義城隍廟)時,還有一段歷史必須了解,昭和11年(1936年)時,為推行皇民化政策,推出「眾神歸天」,一場宗教浩劫造成嘉義市不少寺廟遭拆除,在地方仕紳極力反對下,才保留下了3座寺廟,包括城隍廟、地藏庵及南門廟,並將遭毀寺廟的神尊進行合祀,道教合祀於城隍廟(神廟),佛教合祀於地藏庵(佛廟),儒教則合祀於南門廟(聖廟),城隍廟於道教中的地位不言可喻。
創建於清治康熙年間嘉義城隍廟,雍正與乾隆年間也都在知縣的支持跟捐奉下進行重修,乾隆30年(1765年)年落成時是諸羅城最壯觀的廟宇,日治時期的徹底新建工程更是經過募款,請來當時福建泉州大匠師設計規劃,廟體建築風格屬「泉州溪底派」,座東朝西,。
正殿、後殿夾拜亭為「工」字形平面建築格局,正殿的看架斗栱,屋頂形式皆為重簷,全由榫卯構成,不用一釘一鉚,巧奪天工,莊嚴肅穆,石雕是由惠安石匠家族完成,交趾陶則有兩位大師作品在廟內左右兩側互別描頭,造就出交趾陶界有名「拚場」,三關六扇門上神韻生動的門神,也是出於彩繪大師之手,民國69年(1980年)時,城隍廟增購後殿大樓地基,因為神尊實在太多,拆除後殿重建為6層大樓,目前拜/正殿仍保留者日治時期廟貌,造訪嘉義城隍廟時,臺灣發展的歷史印記及建築風華都值得您細細品味。
嘉義城隍廟是日治政策下被保留的道教廟宇。(取材自嘉義市政府網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