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港「交趾剪粘傳統工藝文化基地」 傳承廟宇文化入選「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」

「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」日前公布,嘉義縣共有6個文化基地入選,包括交趾剪粘傳統工藝文化基地、大林慢城發展協會、阿里山達邦mayasvi文化路徑基地、洲南鹽場、培桂堂-林開泰診療所舊宅及優遊吧斯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,其中「交趾剪粘傳統工藝文化基地」將宗教與文化藝術串聯,相當具有特色。

嘉義縣新港鄉是臺灣319鄉中,剪粘及交趾陶從業人員最多的地方,更是廟宇材料的生產重鎮,因感念古老技術快速凋零,藝師們成立「嘉義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」,持續推廣交趾及剪粘工藝技術,希望透過民眾參與及推廣,讓傳統技術得以傳承。

而「交趾剪粘傳統工藝文化基地」長期持續推動新港交趾剪粘工藝的傳承與推廣,並與周邊社區、鄰近宮廟、古蹟串聯,開展出古蹟巡禮、文化工藝、美學藝術、低碳文化等多條文化觀光路線,入選「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」,也期盼藉由文化基地的創意與整合,帶給民眾共創、共享與多元文化體驗。

「嘉義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」集結藝師希望傳承交趾剪粘傳統工藝。(取材自文化部網站)

「嘉義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」集結藝師希望傳承交趾剪粘傳統工藝。(取材自文化部網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