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財神范蠡跨足政治、商業 合作創雙贏始祖

漫談財神

范蠡被譽為「商聖」,不僅是歷史上知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,更是成功的商人及慈善家,如此斜槓發展,所提出的經商之道,至今仍是商道致富之圭臬,因此是著名的文財神之一。

范蠡是春秋楚國人,字少伯,又名鴟夷子皮、陶朱公,早年在楚國時尚未出仕,也被稱為范伯,儘管出身貧寒,但聰敏睿智經商致富,春秋戰國時吳越爭霸,輔佐戰敗的越王勾踐,臥薪嘗膽20年後,一舉擊敗吳國,自此名號響亮。

在軍事層面上,范蠡認為:「強則戒驕逸,處安有備;弱則暗圖強,待機而動;用兵善乘虛蹈隙,出奇制勝。」這套思想現在看來仍相當有前瞻性,一生中三次經商成巨富,又三散家財施善給鄰里,也因此世人譽之為:「忠以為國;智以保身;商以致富,成名天下。」後世許多經商人士參考其商業之道,並塑像供奉,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棄政從商、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。

范蠡在陶邑經商時,一開始生意不大,而陶邑居於是商賈往來的必經之路,他得知吳越一帶需要好馬,想要販馬賺錢,但沿途有許多強盜,之後他打聽到經常販運麻布到吳越的鉅賈,打點好沿途的強盜,於是就宣告自己組織了馬隊,鉅賈自然上門,與他合作使用他的馬匹運麻布到吳越地區,也讓范蠡賺了一大筆錢,從這個故事可說范蠡是歷史上最早開啟協同競爭、合作雙贏的人,也說明了個人力量僅能創造有限價值,唯有合作才能獲得更豐厚的利潤。

關於范蠡流傳至今的故事相當的多,《兵法》、《養魚經》等著作如今易儘管以佚失,後世仍整理了如《范子計然》、《陶朱公生意經》等書傳承他的經商思想加工整理而成,又稱《陶朱公商經》、《陶朱公商訓》或《陶朱公經商十八則》也非范蠡著作,

范蠡經商時不搞壟斷,更重視市場預測,讓他成為後世商人奉祀的文財神。(取材自維基百科)

范蠡經商時不搞壟斷,更重視市場預測,讓他成為後世商人奉祀的文財神。(取材自維基百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