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天大帝聽來是一個有點陌生的神祇,而在桃園市大園地區的大圓仁壽宮是臺灣少有主祀感天大帝的寺廟,已在台發展近200年,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位神祇的故事。
感天大帝原名許遜,字敬之,是晉代江西南昌人,幼時相當聰慧,後拜師修習道法,並擔任旌陽縣令,勤政愛民、去苛政、平瘟疫,受到人民愛戴,有「許旌陽」之稱,政局不安後棄官濟世,由於江西地勢低窪時有水患、惡蛟為患,率弟子平患。
由於生前道法高明,昇天又屢顯神蹟,唐朝時已有建祠奉祀,經歷宋、元,明三朝皆深受尊崇,至清朝被敇封「靈感普濟之神」,因神功感應廣及江西及福建兩省,江西人尊為「普天福主」,福建弟子尊稱「感天大帝」,是淨明道一派祖師,也是為玉皇大帝四相之天樞使相,四大天師之一,與張道陵、葛玄等同其位階。
而感天大帝在江西被視為鄉土神、水神,並建立供奉之「許仙祠」,在道教發展中,則被淨明道、閭山派等教派尊奉為祖師,也因此有著許真君、許天師 、慈濟真君、旌陽祖師、感天大帝等尊號。
.jpg)
感天大帝被淨明道、閭山派等教派尊奉為祖師。(取材自WIKI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