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臺灣民間的「地基主」有著長遠歷史,尤其是在家中祭祀最常出現,至於地基主的信仰是如何產生的,有著許多不同的說法,而為什麼要拜「地基主」呢?
在大陸漢族地區有著地主神信仰,被稱為五方五土龍神,設在主屋或是房舍土地範圍內,而香港、海外華人會設在獨立神龕或是設於門口,在日本,置於屋外的獨立神龕被視為類似境主的神祇。在朝鮮半島則是以稻草製成塔狀作為神像,置於屋外土地,由此可見在中華文化散播的範圍內都有地主神的存在。
而關於「臺灣地基主信仰」包括有亡靈說、原住民祖靈說、地神說、屋神說、武夷君說等,迄今仍無正確的起源,但無論哪種說法,都與土地脫不了關係,可以思考成土地公是神明界的里長伯,那地基主就是神界戶長,這位戶長與門神、灶神等家神守護家園,由於房子中居住的人來來去去,可說是因品行優良被留下來繼承香火,也成為土地公幫手的概念。
因此每一個家庭祭祀地基主的方式不同,時間也不盡相同,多半都是照著長輩留傳的方式進行,有些家裡儘管沒有神明桌,卻仍有拜地基主,畢竟「有拜有保庇」,多拜一些讓自家平安也是好事呢。

臺灣的地基主信仰相當特殊,各地區的祭祀儀式也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