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鹿耳門天后宮的歷史,必須從臺灣的歷史說起,鹿耳門在300多年前荷蘭人據台時,因是寬闊的港灣,被稱為「台江內海」,荷蘭人也在現今臺南安平地區建立「熱蘭遮城」,作為政經中心,而明朝永曆15年(1661年)延平郡王鄭成功率軍抵臺,驅逐荷蘭人後,便為隨船鎮軍的3尊媽祖中的大媽搭建媽祖廟,供軍民膜拜,以鼓舞士氣,二媽則到了臺南山上,三媽現在於嘉義鎮座。
其後鹿耳門成為當時臺灣、廈門間的通商口岸,香火鼎盛,也於清康熙58年(1719年)年間,增建成為前殿祀媽祖,後殿祀觀音之天后宮,乾隆49年(1784)起,西港慶安宮更於每3年一次香科大醮時,到鹿耳門天后宮刈香,迄今仍繼續舉辦。
時至道光3年(1823年)因風雨導致曾文溪改道,泥沙淤塞台江內海,導致鹿耳門港口被廢,後發起重建,又於同治10年(1871年)因山洪暴發,天后宮遭沖毀,而隨鄭成功來臺的開基媽祖(鹿耳門媽)被搶救後奉祀於爐主家中,其他神明則奉祀於「府城三郊」水仙宮,並由水仙宮代為舉行一年一度的「普度」,這也是「鹿耳門寄普」由來。
民國35年(1946年)信眾於原廟址偏南處重建廟堂奉祀,至民國66年(1977年)時斥資新台幣2億餘元,才重新擴建成如今廟貌,走訪鹿耳門天后宮時,別忘了更深入了解這段與臺灣關係深刻的歷史。
鹿耳門天后宮經過時代更迭,至今仍守護台江地區(取材自北汕尾媽祖宮【鹿耳門天后宮】FB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