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農曆年開春時期,大家總喜歡到廟宇中祈福,感謝過去一年神明的照顧,也希望未來的一年的平安幸福,此時,廟宇中總有許多活動進行著,點光明燈也是這時最重要的事。
光明燈的由來,最早是因佛教有著點燈供養菩薩的習俗,而在道教也有與「燈」有關的傳統儀式-「燈儀」,道教認為行道禮誦,燈燭為急,「燈」在道教的齋醮儀式中,有著豐富的燃燈規定,燈燭不但能夠照亮夜晚的儀式壇場,讓晚間的齋醮能夠順利進行,更能夠提供照顧人們深層內在的功能。
在道教的燈儀中,會以燈作為法器,燈代表著光明,燈儀則具體展現了「照耀諸天,續明破暗,下通九幽地獄,上映無極福堂」意義,也體現了道教的教義內涵。
光明燈又被稱之為「平安燈」,在過往沒有電力的年代,在夜裡能夠點亮光明,便可以消除處於黑暗中的恐懼,感覺獲得保障,「燈」也代表著自己的「元神」或「元辰」,一年初始到廟裡點燈,讓自己的「元神」能在這一年中受到廟宇的照顧,廟宇也會在未來一年間於特定時期進行誦經祈福,讓點燈的信眾們感受到心靈上的守護,並獲得上天的保佑與賜福。
一元復始,萬象更新,廟宇中的一盞燈,所代表的多元意義,您感受到了嗎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