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股開臺尊王信仰文化 凝聚雲嘉地區5股12庄

「五股開臺尊王信仰文化」是什麼呢? 這與鄭成功(尊稱國姓公)的信仰與臺灣開發歷史有著密切關係,據傳因有部份子孫居住於四湖鄉沿海漁村「竹達寮」,而鄭氏宗族供奉的國姓公,每年由一房股輪奉,直至日治時期,國姓公不再只專屬於鄭氏家族所供奉的神明,更延伸成為各房村里部落共奉,因此每年農曆正月16日「鄭成功過股」(「五股開臺尊王過爐大典」)活動時,各村里也都會聚集,熱鬧非凡,現為雲林縣民俗無形文化資產。

源於清乾隆末年間的「五股開臺尊王信仰文化」,原由鄭氏後代5名兄弟供奉祖先鄭成功神像,之後因兄弟分居雲、嘉5處,也成為5房股,並輪流請回鎮宅恭拜1年,迄今已有百年歷史,後更成為村里信仰,範圍橫跨雲林縣四湖鄉、崙背鄉、斗南鎮、虎尾鎮、大埤鄉與嘉義縣溪口鄉等5股13庄,「五股開臺尊王過爐大典」每年均吸引上萬餘民眾自發性參加,跟隨國姓公鄭成功與甘爺公、萬爺公神像一起過爐,分居時也議定每年農曆正月16日為國姓公過股的日子,配合民間認為正月15日元宵仍算小過年,小過年之後再送神較為恰當。

此信仰延續百年具有相當傳統性,不僅維續五股輪值特色,更保存爐主主導各股配合之精神,雲嘉地區5股12庄皆參與,過爐形式更與其他地區不同,成為在地特色,「分旗腳」、「貼封條蓋私章」等都屬於是地方特有,每年活動的規模都相當盛大,更保存「點交熔金」、「急難救助」、「自組陣頭」、「四股吃一股」等傳統,彰顯出族群倫理。 國姓公信仰與台灣歷史密不可分,見證漢人拓墾、發展、擴張之過程,五股開臺尊王過爐顯現雲嘉地區之歷史文化,藉由共同信仰凝聚鄭氏家族向心力,並擴展為庄頭聯誼與地方重要民俗信仰儀式,不僅是雲嘉地區極具影響力之民俗活動,更永續綿延傳承。

「五股開臺尊王過爐大典」每年都由各庄頭村民所自組的傳統陣頭迎駕,是雲林當地極為重要的民俗盛事。(取材自雲林縣政府網站)

「五股開臺尊王過爐大典」每年都由各庄頭村民所自組的傳統陣頭迎駕,是雲林當地極為重要的民俗盛事。(取材自雲林縣政府網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