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二龍抬頭、金銀滿地流 補財庫好時機

俗語有云:「二月二,龍抬頭」,意思是農曆二月初二,降雨之神龍王會抬起頭來,這天又被稱為「龍抬頭節」、「青龍節」、「春龍節」,而為什麼龍會抬頭呢?為什麼又是個重要的節日呢?

由於農曆二月初正處在「雨水」、「驚蟄」、「春分」3個節氣之間,正是農作物需要雨水的時候,因此農民會透過祭拜龍來祈雨,另一說是龍王因思念失去的女兒,因此總是在農曆二月初二這天從海底抬頭出來,望著失去女兒的方向,以寄思念。 也有認為「龍抬頭」是指百蟲於初春甦醒,因此也有俗話說:「二月二,龍抬頭,蠍子、蜈蚣都露頭。」而祭祀伏羲和女媧的太昊陵廟會也都是在這天開始。

在元朝,這天盛行吃麵條,被稱為「龍鬚麵」,烙餅當「龍鱗」,吃餃子則稱為「龍的屁股」,明朝之後還有「熏蟲」、「炒豆」的活動,到了清朝,這天婦女不能做針線活,怕傷害龍的眼睛,民國時期,這天會幫孩子剃頭,「剃龍頭」討個吉利。

更有俗語說:「二月二,龍抬頭,金子銀子滿地流」因此這天也是求財,補財庫的好日子,想要求好運的人別忘了到廟裡上香。

農曆二月二日被視為是觀察天象變化為基礎性的民俗節日,也被視為是祈求風調雨順、驅邪攘災、納祥轉運的日子。(取材自搜狐)

農曆二月二日被視為是觀察天象變化為基礎性的民俗節日,也被視為是祈求風調雨順、驅邪攘災、納祥轉運的日子。(取材自搜狐)